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.
:::

黑水虻

生態園介紹 / 2022-07-27 / 點閱數: 108

 

基本簡介

​黑水虻(學名: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L.)幼蟲在將糞便轉化成昆蟲生物量的同時,減少了糞便的污染。利用畜禽糞便飼養的黑水虻幼蟲乾重達到 42%~43%,其中粗蛋白含量占乾重的42%~44%,脂肪含量占乾重的 31%~35%,灰份占乾重的11%~15%,鈣質占乾重的 4.8%~5.1%,磷占乾重的 0.60%~0.63%。使用糞便飼養的幼蟲和蛹,含有豐富的必需胺基酸和礦物質,是家禽、家畜和魚類養殖的良好飼料來源。

黑水虻

物種詳解

黑水虻是我國分布的扁角水虻亞科中的唯一水虻種。黑水虻起源於南美洲的熱帶草原, 2012 年包括美國、中國、韓國、日本、香港、紐西蘭、越南等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進行黑水虻資源化利用研究和探索。

在我國,北京、山東,陝西、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福建、雲南、四川等地都已經發現野外黑水虻的分布記錄,成為我國最常見的水虻種類之一。黑水虻、金水虻為水虻可代表性的腐蝕性種類。

 

形態特徵

成蟲:灰黑翅,口器退化,體長 15~20mm ,身體主要為黑色,雌蟲腹部略顯紅色,第二腹節兩端各具一白色半透明的斑點。雄蟲腹部偏青銅色。

卵:徑約 1 毫米,長橢圓形,初產時呈淡黃色到奶色,後期逐漸加深,每個卵團大約包含有 500 個卵

幼蟲:黑水虻幼蟲體型豐滿,頭部很小,顯黃黑色。表皮結實具韌性。初孵化是為乳白色,大約 1.8mm 長。幼蟲經過六個齡期,末齡幼蟲(預蛹)身體棕黑色。平均約18mm 長,6mm 寬,部分個體可達 27mm 。

蛹:蛹殼為暗棕色,為末齡幼蟲蛻皮形成的圍蛹,剖開可見蛹體。

 

 

生活習性

黑水虻幼蟲與蒼蠅生活習性相似,卻沒有進入人類居室的習慣。繁殖期的成蟲多見於農村的豬欄雞舍,以及城市的垃圾桶、垃圾場,室外廁所,疏於管理的堆肥場所等附近。大家注意觀察。

 

交配

黑水虻交配的時候,首先雄蟲有空中從後面抱住雌蟲,等到落到地上的時候,兩蟲則變成“一”字形交配。這是自然界非常少見的交配姿勢。

 

繁殖

黑水虻產卵並不直接產在食物中,而是在附近尋找合適的縫隙產卵,這為養殖中黑水虻卵塊的收集提供了方便。在華東地區,一年可發生 3-5 代,世代重疊性明顯。在適宜的環境中, 35 天即可完成一個世代。一對黑水虻可產卵近千粒,從卵到成熟幼蟲,水虻個體增長近 4000 倍。

 

取食

黑水虻幼蟲在自然界以餐廚垃圾、動物糞便、動植物屍體等腐爛的有機物為食,可以將食物高效地轉化為自身營養物質,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。黑水虻成蟲口器雖然有一定程度的退化,但仍然能夠進食,可飼餵蜂蜜水等。

 

經濟價值

黑水虻能夠有效地減少糞便堆積、糞便臭味,防止家蠅滋生等,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鏈的重要環節,也是非常值得開發的資源昆蟲和環境昆蟲。同時營養豐富,幼蟲和蛹是較好的飼料原料。

:::

學校介紹

登入